2007年5月16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六版:绿地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尽管生命比风景重要,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依然是人们内心无法阻挡的渴望
野外探险救助:与死神赛跑的艺术
本报首席记者 陈卓

  近日,记者采访了与梅里雪山雪崩事故擦肩而过的一位驴友和领队,听听他们对灾难的感受,以及对此事件的反思:野外探险该如何面对事后救援?

  杭州驴友追忆——与雪崩擦肩而过后怕连连
  “4月30日,我们还和遇难者在同一家酒楼吃过饭,聊过天。”杭州驴友“full of energy”说,本来还有人提议他们也一起去梅里雪山脚下的雨崩村,但被领队坚决否定了。
  从酒楼离别后,不同的行程线路,没想竟然划出不同的生命之路。
  两天后,在从香格里拉去拉市海的路上,就有人打电话给杭州驴友的领队“杭州印象”问是否知道梅里雪山雪崩的消息。
  “难过和庆幸几乎同时到达——如果我们当初不坚持原先的路线而改去雨崩村的话,极有可能当时就在雪崩现场。” “full of energy”说。
  当时,不少人就开始着急:那些驴友能平安无事吗?那里有充分及时的救援吗?
  “我们当时也在心里思量,当初我们想去那里之前,是否考虑过万一出现险情该怎么应对?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地没有相应保障措施还去不去?想想真是后怕。”
  “full of energy”说,通过这次教训,极少有户外探险经历的她下次一定要先问清楚当地的安全情况,包括万一出事的救援情况,才敢迈出这步。

  近距离感受——梅里雪山的救援工作困难重重
  这次杭州驴友的领队叫“杭州印象”。那条路线是他的最爱之一,因此他对那一带非常熟悉。“当时一听说这个消息,据我对当地地形的了解,救援肯定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杭州印象”说,雪崩是一种特殊的泥石流现象,不仅有雪,还有巨大的气流,正是这种气流会裹夹着人滚下或把人吹跑。“只能等待雪崩完全停止才能救援,否则救援人员会有非常大的生命危险。”
  据了解,这次雪崩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驴友展开了自救和救援。他后来得到的消息是,现场搜救工作,有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近300人参与。
  “杭州印象”说,那一带,不通公路,完全是靠徒步行走或者马匹驮着进入。据他的经验,事故发生地到雨崩村要步行约2个小时,距离通公路处要步行约7个小时,从通公路处到县城约50公里。即使到了那里,也仅能做一些比较基础的医疗护理,遇到这样大的灾难,必须紧急送往大医院进行救治。
  “时间就是生命,当时最快的方法就是用急救飞行将伤员送往昆明救治。”但据了解,事故地点地处高海拔地区,且群山环抱,地形复杂,根本找不到直升机可以降落之地,这套方案未能通过。在一套套方案失效后,航空公司克服巨大困难,在几个小时内,完成救援飞行时刻的申请、航班运力的调配、急救飞行工作人员的安排等工作,最终在当地医护人员及机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执行急救飞行的飞机将受伤游客顺利运往昆明的医院。
  “就是这样齐心协力,时间也不可避免地不断流逝。”

  尴尬现状——探险救助技术和组织极不成熟
  野外探险总是刺激与风险并存的。之前发生的惨剧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2004年,4名户外运动者在杭州清凉峰迷路,其中一人跌落山谷遇难。同年年底,在一次户外探险活动中,被公认为做人严谨、行事冷静的一位名叫老K的驴友死于四姑娘山雪崩。
  其中,不少与事后救援艰难贻误最佳抢救时机有关。
  “杭州印象”说,与各类探险行动在国内越来越热不相适应的是,相应的探险救助技术和相关组织在国内却极不成熟。
  “在国外,户外活动遇险后大多可以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其相关配套设施比较完备,反应速度也较快。”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一个自发成立的全公益性民间救援队“古城户外救援(环保)志愿者”。平时,他们有两项重点工作,一个是提高队员的自救能力,认识危险、处理危险的能力;另一个是以“绿色环保,救护自然”为主题,提高户外运动中的环境保护意识。而对于救助这项内容,他们相对比较谨慎,启动紧急救援程序,必须要在户外救援志愿者章程规定的关于责任和义务的界定范围内,以及启动的必要条件——对方要求救援,才会实施。
  “我们的驴友当然非常期望这样的救援队越多越好。”
  据“杭州印象”了解,救援队的装备是最基本的,还达不到实施复杂的救险活动的要求,另外,越野车、GPS、对讲机和一些宿营装备大都是队员自备的。
  “其实他们也认为仅靠志愿者实施救援是不大现实的,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从户外运动本身的视角能够给组织救援抢险的相关部门一些准确的信息、到位的协助。”
  民间的救援志愿者抢险行为,虽是以公益为目的,但队员们也遇到了种种困惑。“作为一支自愿的、准专业的队伍,他们也需要法律环境和舆论上的支持,这也是我们驴友希望看到的。”